(相关资料图)
通过渡边大门的文章得知在小牧长久手前,织田信雄给德川家康的书信被公开,以此认为本能寺之变后信雄、信孝的敌对关系变成小牧长久手的间接原因。
产生信雄、信孝关系裂缝的原因是领地纠纷。当时的信雄和信孝分别领有尾张和美浓,但是信孝给丹羽长秀和羽柴秀吉去信希望以木曾川未接划分领地,也就是“大河切り”。羽柴秀吉和丹羽长秀先后对“大河切り”表示同意,并且把这个提议告知织田信雄。但是如果以此进行划分美浓和尾张的国境的话,织田信孝的领土会增加,织田信雄也没有对“大河切り”这个提议进行回应。
在这之后信孝、信雄围绕国境问题产生纠纷,而按照天正10年(1582)8月11日秀吉给稻叶重执的书信中,当时的羽柴秀吉是支持织田信孝的提案的,按照织田信孝的“大河切り”的提案表面上解决了此问题并且返回长滨。
但是领土问题不是这么简单就可以画上句号的。根据柴田给丹羽长秀的书信记载(同年9月3日给丹羽长秀的书信),信雄和信孝的国境问题还把织田家的几位宿老卷入进去。
织田信孝的“大河切り”,提出把美浓的东三郡可儿、土岐、恵那割让给织田信雄。但是另一方,织田信雄主张“国切り”,以境川来当美浓和尾张的国境。结果是双方对自己的主张一步不让,无法达成共识。
而关于国境附近的诸多归属和其他问题根据柴田胜家的提议信雄、信孝也都派出了奉行和宿老进行调查解决,有了临时问题再一起协商解决,但是关于国境问题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,从而导致这个矛盾始终存在,为以后的斗争埋下了伏笔。